首页 栏目首页 > 领域 > 正文

昆明一家10人食用,9人中毒!这条云南人专属短信很!重!要! 快播

夏季到来,雨水增多

越来越多野生菌破土而出

云南人最喜欢的食菌季来了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但这个季节也是食菌中毒的高发期

就在前几天

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室

收治了一家假木耳中毒的病人

据了解,周先生一家是寻甸人,6月17日晚上,一家10口人食用了刚从山上采摘回来的“黑木耳”。由于之前采食过,一家人也和往常一样,大火爆炒过后再煮一道便食用了。可这一次,10个人里面有9个人中毒,年龄最大的68岁,最小的12岁。

医生介绍,周先生口中的“黑木耳”其实是叶状耳盘菌,又称假木耳、毒木耳。因为长相与黑木耳很相似,所以经常被人误食。食用后会造成光敏性皮炎型中毒,经阳光照射的部位会出现红肿、瘙痒、灼烧样疼痛等症状。

医生介绍,叶状耳盘菌夏秋季多生于阔叶树或腐木上,通常呈木耳状、叶状、花瓣状、浅盘状或浅杯状,颜色为墨绿色、黑褐色至黑色,为避免中毒风险,医生提醒不要采摘食用。

经过输液和抗过敏治疗,周先生一家症状较轻的已经可以陆续出院。

野生菌市场逐渐“热闹”

昆明木水花市场:每天约50吨

6月20日,记者走访了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了解到,相比上周,野生菌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。

目前,木水花市场每天上市约50吨野生菌,共16个品种,其中最多的是牛肝菌类,数量占市场的一半,价格有所下降。

此外,目前菌子的产地主要是楚雄、普洱、文山、四川、贵州等。青头菌、松茸比较少,预计再过一周,野生菌数量和种类还会增加。

本周木水花市场 各菌类售价

(单位:公斤)

青头菌:300~550元

鸡油菌:160~260元

干巴菌:320~1500元

谷熟菌:130~160元

见手青:140~400元

黄牛肝:130~220元

鸡枞:200~1200元

寻甸:谷熟菌野生香菌上市50~150元/公斤

几场降雨过后,寻甸的山林里,温润而清新,野生菌也陆续冒头,寻甸市场已出现谷熟菌和野生香菌的身影。其中,谷熟菌的价格在130~150元/公斤,野生香菌的价格在50~100元/公斤。

“这两天的量比较少,再过半个月,寻甸菌子会大量上市,品种能有20多种。”在寻甸做菌子生意的施女士介绍,今年受雨水影响,菌子推迟上市,往年菌子上市高峰期时,她每天要收购近1吨的野生菌。据了解,寻甸县野生菌的主要产地是河口镇和功山镇,野生菌上市后将到11月才会落潮。

禄劝:不少野生菌已上市 松茸最贵

在禄劝县茂山镇的餐馆里,市民已能吃到今年新鲜上市的野生菌,有松茸、干巴菌、牛肝菌、鸡枞、青头菌、红葱菌、白葱菌、虎掌菌等,品种丰富,每公斤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。

茂山某农庄老板吴建良介绍,茂山的野生菌价格和往年差不多,只是受雨水影响,产量有所降低。其中,红葱菌和鸡枞200多元/公斤、青头菌100多元/公斤、干巴菌300- 400元/公斤、松茸1000多元/公斤。

每天早上,吴建良一家都会到山上捡菌,捡来的菌子不仅供自家餐馆卖,还会卖到昆明市场。“会有人专门来收菌,5月下过雨后,山上就陆续有菌子冒出,大量上市要到半个月以后。”

宜良:今年野生菌盛产期在7月中旬

宜良县是昆明著名的野生菌产地,其中小哨街道与匡远街道的野生菌都极负盛名,每年6~10月,是野生菌的盛产盛销期,其中以干巴菌最为有名。

今年由于降雨晚,宜良县的野生菌上市较晚,市场上虽能见到野生菌的身影,但数量较少。据悉,今年的野生菌盛产期会在7月中旬,届时,人们便能体验上山采菌的快乐。

据介绍,盛产野生菌的山上有农家乐。采好菌子后,可拿到农家乐里让老板帮忙烹饪,无论是青椒烩牛肝菌、爆炒干巴菌,还是清煮鸡枞,都能让食客们品尝到野生菌的鲜香。

安宁:市场上已能看到见手青、鸡油菌

目前,安宁市已有少量野生菌上市。在安宁金方街道思邑村委会农夫街上,能看到见手青、鸡油菌在售卖。

安宁市盛产野生菌的是青龙街道关山场村、禄脿街道密码龙村等地,今年的野生菌预计会在7月中旬大量上市,届时市民游客可前往当地市场购买,或到山上体验捡菌的乐趣。

云南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

就在今天

小编已经收到了

那条云南人的专属短信

你收到了吗?

在这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季节

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

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

发布了

云南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

提醒大家

一、不要随意采摘、出售、购买、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,尤其是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。

二、烹调加工野生菌时,不要凉拌食用,也不要烧烤食用,不要多个品种混合加工,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,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。

三、学校食堂(含托幼机构)、单位食堂、建筑工地食堂、旅游景区供餐单位、养老机构食堂、医院食堂、婚丧嫁娶、农村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,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(包括野生菌干制品),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。

四、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,严禁购买不熟悉的野生菌,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,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,并留样备查,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。

五、食用野生菌后,如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幻视幻听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,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。对误食剧毒类鹅膏(包括致命鹅膏〔俗称白罗伞〕)、黄盖鹅膏(俗称黄蘑菇)、亚稀褶红菇(俗称火炭菌)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,要及时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,争取救治黄金时间。

吃鲜美的野生菌

还有这些问题要注意

1.头上戴帽(菌盖)、腰间系裙(菌环)、脚上穿鞋(菌托)的菌子多有毒,尽量不吃。

2.不易识别的菌子不要吃。亚稀褶红菇,俗称“火炭菌”,是云南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,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、死亡事件,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、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,一般人很难区分,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,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。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、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,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。

3.最好不要吃杂菌。杂菌不易识别,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,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,医疗救治也更困难。

4.不要轻易用所谓的“民间方法”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。以色彩、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、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
5.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。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,食用会中毒,可能出现幻觉。

6.吃菌子最好不饮酒。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,也可能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。

7.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。凡是在吃过菌子后,有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腹泻、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,都应立即就医。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,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。

(云南新闻网综合自YNTV2都市条形码、都市时报、

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)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