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栏目首页 > 领域 > 正文

2018年,91岁台湾老兵返渝寻亲,下飞机却斥责子女:咋还在台北?

2018年10月20日,一架从台北飞往重庆的飞机降落后发生一件怪事。

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死活不下飞机,还对自己的子女大吼大叫:“你们莫不是欺负我老了,脑筋糊涂了?”

“没有啊,爸爸,您这是从何说起?”儿子被说得莫名其妙,在一旁赔着笑脸说道。“没有?你们说带我回重庆,坐飞机绕了半天,落地了咋还在台北?”老人振振有词地说,“我人老了心不老,没有那么好糊弄。”


(资料图)

说着说着,老人竟然委屈地哭了起来,任凭子女怎么劝,就是不下飞机。

“我不下飞机,我要到重庆去。”

老人那么大年纪,为何要到重庆去?又为何认定那还是台北?

老人名叫萧家福,1927年7月出生在重庆巴县鱼洞镇仁厚乡一个小村庄,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家里穷得叮当响,吃了上顿没有下顿。

萧家福姊妹5个,他还是家里的长子,命算是苦到家了。在同龄人走进教室读书的时候,他却风里来雨里去,上山给地主放牛。回家之后,还要帮助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妹,没有休息的时候。

尽管如此,萧家福也没有抱怨,只要能跟父母和弟妹在一起,就是最大的幸福,他已经很满足了。

他没有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,也没有升官发财的美梦,只想减轻父母的负担,看到他们的笑脸。

春去秋来,日月如梭,转眼间,萧家福已经16岁,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,长成了英俊、魁梧的少年。

当爹妈的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,开始张罗着给儿子找个对象。

16岁要放到现在,还正上中学;但是在民国,15、6岁结婚并不太罕见。蒋介石结婚的时候,才14岁。原因很简单,他的父亲早逝,母亲想让他结婚,早点抱孙子。

萧家福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,认为他是家里的长子,早点结婚,早点添丁,传宗接代,让萧家后继有人,这样就少了一块心病,完成一个重大使命。

由于萧家福长得高大帅气,很快就被邻村一个姑娘看中,二人接触过一段时间后情投意合,相处极为融洽。双方老人也非常满意,开始谈婚论嫁。

可就在这时,意外发生了。

当时是1943年,抗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,前方战况激烈,人员伤亡很大,这就要及时补充兵员。

当时有个著名口号: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兵”。四川作为人口大省,在抗战时为前线输送了300多万战士。

实事求是地说,大多数男子是自愿去当兵的,但是也有不少人是被动去的,他们上有父母,下有兄妹,确实走不开,不想去,比如萧家福。

你不想去,他不想去,这抗战还打不打了?因此,省政府就给各地下了征兵指标:开始的时候是“三丁抽一”,意思是说,你家里如果有三个青壮年,就必须有一个去当兵。再后来,前方减员严重,兵源相对紧张,就改为“两丁抽一”。这就是说,每个人家都能保持有男丁在家。

事实就是地说,还是比较人性化的。可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就走了样。因为有人有权,有人有钱,他们会动用各种手段,让自己的儿子免于上前线。

没钱和没权的人一看,你们不去,我们也不去,干脆躲起来。

曾经有电影,名叫《抓壮丁》,就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官员,有钱人花钱“消灾”,保长完不成任务,就把别人的独生子抓去充数。

那时候的老百姓不是不爱国,而是觉得太不公平,看不惯国民党的腐败。萧家福当时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,他即将和心爱的人结婚,自然不想当兵。

再说了,自己是长子,是家里的顶梁柱,父母一天天老了,他如果上了前线,地里的庄稼谁来种?弟弟妹妹谁来养活?

自己如果有个三长两短,这家不是垮了吗?于是,萧家福到处躲藏,不希望被抓去。可是躲得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。

1943年8月的一天,16岁的萧家福刚从树林里出来,想透透气,到家看看,被走在大街上的被国民党士兵逮住,不由分说塞进汽车。

他哭着喊道:“你们让我回家拿件衣服,给爸妈说一声。”

士兵恶狠狠地说:“拿衣服?到家就出不来了,你是想耍花招溜掉吧?不会让你去的!”

就这样,萧家福都没有和亲人告别,就成为一名国民党士兵。

可以想象,当儿子下落不明,父母无处寻找,在家里是多么无助,多么绝望。

萧家福的父亲长吁短叹,大病了一场。母亲整天以泪洗面,眼睛都哭瞎了。他们直到临终,都不知道儿子哪里去了。

再说萧家福,虽然生得身高马大,但是毕竟岁数不到,稚嫩得很,根本适应不了高强度的训练,经常累得东倒西歪,跌倒在地。长官根本不了解,认为他是在装,偷奸耍滑,是为了逃避训练,上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,用皮带抽。

这一来,萧家福被打趴下了,根本无法参加训练。

长官一看,这小子不是装的,确实不行,就于安排他当了一名司机,负责为前线运送物资。

萧家福没有读过书,斗大的字不识一升,但是他脑子不笨,有灵气,学开车比那些有文化的人入门开快。不久,萧家福就能把车开得又稳又快,而且还会排除简单的故障,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。

成为一名司机之后,不用到战壕里面对枪林弹雨,而且薪水和生活水准也比前方的战士高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想回家。

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会想自己的父母,弟妹,还有自己的对象。她美丽的身影,经常浮现在眼前,出现在梦中。

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,萧家福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,他被士兵的爱国热情感动。几乎每一天,他都会见到公路上被炸断腿,被日军砍掉胳膊的老兵。到医院运送物资,他也会看到躺在床上,伤痕累累的战士。

让他感动的是,这些士兵没有一个孬种,哪怕是昏迷了,醒来之后也喊着“杀鬼子”。伤好之后的士兵,说的第一句话就是“上前线”。

在目睹了热血男儿抗战的英雄事迹之后,萧家福的思想开始悄悄发生变化。

连长也告诉他:“日寇不灭,何以家为?没有小家,哪来的大家?”

渐渐地,萧家福的思乡也得到了升华,他决定把思乡情绪埋在心底,专心致志开车,不再考虑生死,不再被亲情所困扰,义无反顾奔赴战场,哪怕是死了,也没有遗憾。

平心而论,日本军队准备精良,士兵训练有素,战斗力是亚洲一流的。但是中国有句话,邪不压正,由于他们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,得道多助失道寡助,日本法西斯最后还是战败了。

1945年8月,日本天皇无奈地在终战诏书上签字,接受了失败的命运。

消息传来,萧家福和战友们把油箱里的汽油抽出来,把内衣浸泡在里面,然后制作成火把点燃,走上街头狂欢。

是啊,灾难深重的中国,从20年代开始就战乱频仍,人民水深火热,颠沛流离,饱受战乱之苦。

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,像中国这样,经历了20多年的战争。如今,终于看到了和平曙光,可以休养生息,重建家园了,让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?

可是,蒋氏政府为了保持独断,还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,悍然发动了内战。和平的曙光被阴云遮挡,神州再次陷入战火之中。

战争机器开始运转,萧家福作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也只能被动地卷入战争。

当时他以为,国民党兵强马壮,还有美国人撑腰,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。那样,自己就能解甲归田,跟亲人团聚了。

可是他想错了,得民心者得天下,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早已失去了民心,战场形势急转直下,最终失去江山。

1949年4月,解放军杀入南京,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旗被一把扯下,五星红旗徐徐升起。一个时代结束了,无可奈何花落去。

萧家福就像一滴水,随波逐流,到了台湾。

到台湾之后,蒋介石还在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,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打响,国民党就要“光复”大陆。可是事实证明,“反攻大陆”是黄粱一梦,最终成为笑话。

萧家福原以为,自己很快就会回到家乡,因此他一直没有成家。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萧家福也不得不接受现实,在台湾娶妻生子,陆陆续续生了五个孩子。

妻子虽然不漂亮,但是温柔贤惠。孩子虽然没有太大成就,但是懂事听话。这让萧家福感到非常满意,漂泊的心不再孤独。

尽管如此,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,以及家乡的亲人。无数个夜里,他梦见了父母的头发已经花白,身躯已经佝偻,步履已经蹒跚。

他甚至听见了父母的呼唤:“福娃,你什么时候回来?”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年龄的增长,思乡情越来越浓烈,乡愁挥之不去。但是海峡两岸局势紧张,他也只能望洋兴叹,情天恨海。

他能做的,就是到大街上寻找重庆美食,到公园哼唱家乡小调;或者是拿出地图,对孩子们指出家乡的位置,给孩子们讲自己童年的故事。

起初,出生在台湾的孩子们对父亲的行为无法理解,但是当他们长大之后,到外地或者国外留学之后,很快读懂了父亲,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。他们也开始盼望两岸关系能够早日解冻,帮父亲圆思乡梦。

1988年,喜讯传来,当局允许老兵回去探亲。

当时老人却不愿意回去,因为回去要花很多钱,孙子孙女要上学,儿子女儿又刚买房。因此,他暂时搁置了回乡的想法。

后来,萧家福的子女没有了那么大的经济负担,他再次动起了回乡的念头。

可是萧家福的妻子担心丈夫一去不回,对他回大陆持消极态度,还对他说,如果你坚持要回,我们就办离婚。

萧家福坚定地说,就是离婚我也要回家。最终,夫妻俩的感情因此而破裂。话虽如此,妻子的离开对萧家福的打击是巨大的。毕竟夫妻这么多年,已经习惯了。妻子的离去让萧家福心情很糟,乡愁也更浓重。

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萧家福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,子女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,他们商量着,圆了老人的回乡梦,不给父亲留遗憾。

可是父亲这时候患了脑萎缩,关于家乡的记忆不那么清晰,家的具体地址说不清楚。

再说了,离家几十年,物是人非,跟家里人也确实不容易联系上。

2016年,二女儿萧慧蓉听同学说网上寻人效果不错,就开始拼命加家在重庆的好友,希望通过他们找到亲人。

与此同时,她还听从网友建议,在寻亲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。

大家都被萧家福的坎坷经历和思乡之情感动,开始自发帮助老人转发寻亲信息,决心圆了老人的回家梦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网友们根据萧家福女儿提供的线索,查到了他的老家——重庆巴县鱼洞镇仁厚乡南岸。

遗憾的是,萧家福的父母弟妹都已离开人世,所幸他的侄子萧邦华健在。

萧邦华说,爷爷、奶奶和爸爸在世的时候,曾经多次讲起大伯离家时的情形。

消息传来,萧家福回家的想法更加强烈。

在子女的安排下,2018年10月20日,91岁的萧家福从桃园机场登上了回乡的飞机。

几个小时后,飞机在重庆机场徐徐降落,离家几十年之后,萧家福再次回到家乡。

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老人却死活不下飞机,说子女在骗他,带他在台北上空兜圈子。这把子女们弄得莫名其妙,不知道老人为何会这样想。

经过反复沟通,孩子们才明白事情的原委。

原来,在他的印象中,重庆还非常落后,点着煤油灯,到处都是低矮的民房。结果,在飞机降落时他发现,重庆高楼林立,灯火辉煌,所以他就认为这不是重庆,飞机还在台北,是子女们在合伙欺骗他。

听了老人的诉说,子女哭笑不得。反复解释之后,老人才相信自己确实到了家乡,这才下了飞机。

在机场候机厅,萧家福的侄子、侄媳妇等亲人早已翘首以盼,等他回来。虽然大家从未谋面,但是血浓于水,见面之后毫无生疏之感,当即拥抱在一起,泣不成声,场面非常感人。

萧家福虽然脑萎缩,但是关于家乡的记忆还很清晰,他还清楚记得自家老宅子的位置,以及小时候在村子里打闹玩耍时的点点滴滴。

转了一圈之后,老人在侄子的带领下到了父母的坟前。还距离十几米,老人的心情就非常激动,步伐加快。走到坟前,老人在侄子的搀扶下突然跪下,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:“爹、娘,福娃不孝,没有给二老养老送终。”

听到老人的哭喊,在场的人无不动容。

萧家福在父母坟前长跪不起,大家都担心他的身体,纷纷劝说。

过了好一阵子,老人才站起身。

走的时候,老人步伐沉重,一步三回头。祭拜完父母他再次回到侄子家里,女儿提议大家一起拍一张全家福留念,萧家福愉快地答应了,在合影中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
他的回乡梦终于圆了,心愿了却,再也没有了遗憾。

萧家福的曲折回乡经历告诉我们,两岸华夏儿女虽然所处环境不同,但是身上却流着相同的血,任何外力都无法阻隔亲情,祖国的统一也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。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